铁碳微电解-芬顿污水处理工艺流程概述
一、工艺流程核心阶段
1、预处理阶段
水质水量调节:废水进入调节池均衡水质与水量,避免波动影响后续处理效果。
过滤除杂:通过格栅或筛网去除大颗粒悬浮物(如纤维、砂砾),防止微电解填料堵塞。
pH调节:加酸(如硫酸)将废水pH调至3-5,满足铁碳微电解反应的酸性环境需求。
2、铁碳微电解反应阶段
微电解填料装填:铁屑(铸铁或纯铁)与活性炭按比例(如铁碳比3:1)混合装填,形成微电池系统。
氧化还原反应:
铁作为阳极被氧化生成Fe²⁺,碳作为阴极促进H⁺还原产生新生态[H]和H₂。
Fe²⁺和[H]与有机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,破坏大分子结构(如断链、脱色),提升可生化性。
3、芬顿氧化阶段
H₂O₂投加:向反应池中投加过氧化氢(H₂O₂),与微电解产生的Fe²⁺形成芬顿试剂。
羟基自由基生成:Fe²⁺催化H₂O₂分解产生强氧化性羟基自由基(·OH),进一步氧化难降解有机物(如芳烃、氯代物)为CO₂、H₂O及小分子酸。
4、中和与絮凝沉淀
pH回调:加碱(如NaOH)将废水pH调至8-9,促使Fe³⁺转化为Fe(OH)₃絮体。
絮凝分离:Fe(OH)₃絮体吸附悬浮物和部分有机物,通过沉淀池或气浮机实现固液分离。
5、后续处理阶段
6、生物处理:
预处理后的废水进入UASB、生物接触氧化池等生物处理单元,进一步降解剩余有机物。
深度处理:必要时增加活性炭吸附、膜过滤等工艺,确保出水达到《污水综合排放标准》。
二、工艺协同优势
1、功能互补性
微电解:通过电化学反应破解难降解有机物结构,降低毒性,提升B/C比(可生化性)。
芬顿氧化:利用羟基自由基深度矿化有机物,尤其对苯胺、硝基苯等有毒物质去除率可达90%以上。
2、资源高效利用
微电解产生的Fe²⁺直接作为芬顿反应催化剂,减少FeSO₄投加量,降低药剂成本。
铁碳填料可重复活化使用(如酸洗再生),延长使用寿命。
三、适用场景与处理效果
指标 处理效果 适用废水类型
COD去除率 60%-85%(预处理阶段)→ 总去除率≥95% 化工废水(农药、医药、橡胶助剂)、高浓度有机废水
B/C比提升 从0.1-0.3提升至0.4-0.6 难生化废水(如含氯代物、多环芳烃)
脱色率 ≥90%(如染料废水) 印染、颜料、焦化废水
四、工艺优化方向
1、参数控制:微电解反应时间30-90分钟,芬顿H₂O₂投加量0.5-3.0g/L,pH精准调控。
2、设备改进:采用流化床反应器增强传质效率,或引入磁粉加速絮凝沉淀。
铁碳微电解-芬顿工艺通过电化学预处理+高级氧化的协同作用,显著提升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处理效率,尤其适用于化工、制药等行业的综合废水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