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体化净水设备排泥与反冲洗方法概述
一、排泥方法
定时排泥与污泥区设计
一体化净水设备通过分室结构实现污泥的定向收集与排放。污泥区通常由隔板划分为多个独立腔室,每个腔室配置电动排泥阀及辅助排泥装置(如穿孔管)。系统按预设时间程序(如每12小时一次)依次开启各腔室排泥阀,单次排泥时长可调(1-3分钟),确保沉淀污泥彻底排出。
水力推动与污泥回流
沉淀区污泥通过水流推力及重力作用自然滑入污泥区,部分污泥经回流通道返回反应区,与新增原水混合以提升絮凝效率。污泥回流比例可通过调节阀门开度控制,适应不同水质波动需求。
辅助排泥强化
为防止污泥板结,部分设备在排泥管底部增设压缩空气或高压水冲洗装置,通过脉冲式搅动提升排泥效率。对于高浊度水源(如进水浊度≥2000NTU),需缩短排泥周期至6-8小时,避免污泥堆积导致处理能力下降。
二、反冲洗方法
水力自动虹吸反冲洗
虹吸触发机制:当滤层阻力增大导致虹吸上升管水位超过辅助管口时,水流带动抽气管形成负压,触发连续虹吸效应。
反冲洗流程:虹吸作用下,清水箱储存的净水反向穿透滤层,冲洗滤料截留的杂质,废水经虹吸下降管排入地沟。反冲洗强度通常为5-16L/(s·m²),持续3-6分钟。
智能控制与参数调节
压力/时间双控模式:系统根据滤池压力变化或预设时间自动启动反冲洗,压力阈值一般设定为0.05-0.08MPa。
远程手动干预:配备PLC控制单元的设备支持远程强制反冲洗,应对突发性水质恶化或滤层堵塞问题。
反冲洗水源与节能设计
反冲洗水来自设备内置清水箱,利用重力自流无需额外能耗。冲洗水量约占处理量的3%,反冲后清水箱水位下降至虹吸破坏管口时,虹吸作用终止并自动恢复过滤。
三、协同优化与维护要点
排泥与反冲洗联动
排泥后需监测沉淀区浊度,适时调整反冲洗频率,避免过量排泥导致反应区活性污泥流失。
滤料与参数适配
石英砂、无烟煤等多层滤料组合需匹配反冲洗强度(如17-18L/(s·m²)),防止滤料流失或板结。
故障预警与处理
排泥不畅:检查电动阀动作信号或辅助排泥管堵塞,定期酸洗排泥管路。
反冲洗失效:排查虹吸管密封性、抽气管堵塞或清水箱水位不足问题。
通过精准控制排泥周期与反冲洗参数,一体化净水设备可长期维持90%以上的浊度去除率,保障出水水质稳定达标(浊度≤1NTU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