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介速沉水处理设备效果及应用分析
一、处理效果
高效沉淀能力
表面负荷达60-80m/h,是常规沉淀池的6倍以上,适用于大流量处理场景。
通过投加重介质(如微砂、磁粉)形成高密度絮凝体,大幅缩短沉淀时间至30分钟以内(传统工艺的1/4-1/6)。
污染物去除率高
对悬浮物(SS)、总磷(TP)、COD等去除率高达99%,尤其适用于含重金属、胶体物质或藻类的水体。
可有效应对低温低浊水、高浊水及水质突变情况。
资源循环利用
重介质(如微砂、磁粉)回收率超90%,降低药剂消耗和运行成本。
自动化与稳定性
全自动化控制,运行状态10分钟内稳定启动,减少人工干预。
抗冲击负荷强,适应水质、水量剧烈波动,出水水质稳定。
二、应用领域
工业废水处理
煤矿/选矿废水:处理高浓度悬浮物、重金属(铁、锰)及颗粒有机物,井下矿井水处理可直接建设水处理站。
洗煤/选矿废水:通过微砂强化絮凝分离重介质颗粒,污泥浓度提升至3-5%,降低后续处理难度。
市政供水与污水改造
用于市政供水厂提标改造,高效去除藻类、色度、TOC等污染物。
替代传统“混凝沉淀+超滤”工艺,简化预处理流程,节省占地和投资。
特殊水质处理
适用于河流净化、低温低浊水处理,以及含磷、COD等难降解污染物的水体。
其他行业
电力、造纸、化工、电子等领域的高难度废水处理,尤其适合空间受限的改建项目。
三、技术优势总结
经济性:节省占地(传统工艺的20%)、降低1/3以上运行成本。
环保性:减少药剂使用,符合绿色可持续发展要求。
适应性:覆盖市政供水、工业废水、特殊水质等多场景,满足复杂处理需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