芬顿氧化反应cod降不下来原因分析

发布时间:2025-04-12 

点击量:915

芬顿氧化反应COD降不下来原因分析

芬顿氧化技术广泛应用于难降解废水处理,但在实际运行中常出现COD去除率不达预期的情况。本文结合工艺原理与工程实践,从反应条件、水质特性及操作控制等方面系统分析COD降不下的关键原因,并提出应对思路。

一、羟基自由基生成受限

‌pH值控制偏差‌
芬顿反应需在pH=3.0~4.0的酸性环境进行‌。若pH>4.0,Fe²⁺快速氧化为Fe³⁺沉淀,降低催化活性;pH<3.0则抑制双氧水分解效率,导致羟基自由基(·OH)生成不足‌。

‌典型案例‌:某印染废水pH=5.0时,COD去除率仅30%;调节至pH=3.5后提升至65%‌。

‌药剂投加比例失调‌

‌双氧水过量‌:过量H₂O₂会与·OH发生副反应(H₂O₂+·OH→HO₂·+H₂O),降低有效自由基浓度‌。
‌硫酸亚铁不足‌:Fe²⁺与H₂O₂的摩尔比需维持在1:5~1:10,若Fe²⁺不足会降低反应速率,导致氧化链反应中断‌。
‌案例表现‌:某化工废水H₂O₂²⁺投加比=4:1时,残留H₂O₂浓度达200mg/L,COD去除率仅40%;调整为1:1后提升至72%‌。


二、水质特性干扰

‌有机物抗性增强‌

‌难降解物质‌:含苯环、卤代物等高稳定性有机物需更高浓度·OH或延长反应时间,常规芬顿工艺难以完全矿化‌。
‌络合物形成‌:有机物与Fe³⁺生成稳定络合物(如[Fe(H₂O)₅OH]²⁺),阻碍进一步氧化‌。

‌干扰物质消耗药剂‌

‌Cl⁻、HCO₃⁻等离子‌:与·OH反应生成ClO⁻、CO₃⁻等低活性自由基,降低氧化效率‌。
‌油类与悬浮物‌:包裹有机物或吸附Fe²⁺,阻隔反应接触界面,如含油废水需预处理除油后再进行芬顿氧化‌。
三、反应条件与操作缺陷

‌温度与时间控制不当‌

‌温度过高‌(>50℃)加速H₂O₂分解为H₂O和O₂,减少·OH生成‌;
‌反应时间不足‌:羟基自由基半衰期极短(纳秒级),若水力停留时间<30分钟,有机物氧化不彻底‌。

‌混合效果差‌

搅拌强度不足或曝气不均匀会导致Fe²⁺与H₂O₂局部浓度过高,引发无效副反应,而其他区域反应不充分‌。

‌后段絮凝失效‌

‌pH回调异常‌:中和阶段pH未升至8~9时,Fe(OH)₃絮体形成不完全,部分氧化中间产物重新溶解,导致出水COD反弹‌。
‌助凝剂投加不足‌:PAM投加量过低时,微细絮体难以沉降,出水SS携带未降解COD‌。


四、工艺链设计缺陷

‌预处理缺失‌
高浓度COD废水(如COD>5000mg/L)直接进入芬顿系统,超出其氧化负荷,需先通过混凝、微电解等预处理降低负荷‌。

‌污泥回流异常‌

沉淀池排泥不及时会导致Fe(OH)₃污泥积累,占据反应器有效容积,降低传质效率‌。
五、解决方案建议
‌优化反应参数‌: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最佳pH、H₂O₂/Fe²⁺比及反应时间,建立动态调整机制‌。
‌强化预处理‌:针对含油、高盐废水增加气浮、吸附等预处理单元‌。
‌工艺组合升级‌:对难降解COD采用“芬顿+光催化”或“芬顿+生物法”组合工艺,提高矿化率‌。

通过精准识别原因并针对性改进,可显著提升芬顿工艺对COD的去除效果,同时降低运行成本与污泥产量‌。

评论已关闭。

服务热线

服务热线

18053683502

微信咨询
源头厂家价格-潍坊远航环保科技有限公司
返回顶部
×源头厂家价格-潍坊远航环保科技有限公司

截屏,微信识别二维码

微信号:18053683502

(点击微信号复制,添加好友)

打开微信

微信号已复制,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!
No:87044
关闭

用微信“扫一扫”加好友咨询